Friday, July 29, 2005

如何幫助孩子成為快樂的小學新鮮人

每個孩子在三到六歲的幼稚園學習階段,從有意識到無意識,由心智上到智能上的的學習發展,一步一步的呈現出完整的心智結構及人格的基礎。上小學之後,進入了一個大團體,在這個團體中,孩子們的自我意識、自我中心會慢慢地在行為及言語上顯現。在學校裡,老師只是上課,孩子的自我意識會放在心理,直到上安親班或是回家,會表達出『我覺得某某同學做了什麼事』,說同學如何如何,此時的孩子會以自我的價值觀框再引他注意的同學身上,這種深一層的人際關係互動上,在師長的引導下,孩子們會更能關懷、幫助同學,學習也會更開心,若未給予適當引導,孩子會排拒自己以外的人,會使學習過程不快樂且無趣。

上小學以後,孩子除了與同學互動上易出問題外,在學業上也會有明顯的學習差距,每位家長都曾用心在孩子的學前教育下功夫,不希望孩子輸在起跑點上。但每位孩子在上學後,學業的學習還是有差異的問題,反而在智能上的問題並不多,大多是在感覺統合及心理方面。只要給予適當溝通,在學業的學習及人際關係的互動上便會有很大的提升,因此老師與家長若發現孩子在學習上有些問題,不是教學方法改變、正確引導就能改善的話,為協助孩子能有正常的學習,勿將怒氣發洩在孩子身上,而是要為孩子尋找解決方法,唯有對症下藥後,孩子才能回歸到正常學習,體會學習的快樂及生活的趣味。

孩子要進入小學就讀,首先是環境的陌生,家長可利用假日閒暇時,帶孩子先去認識校園,熟悉可以帶來親切感,陌生則生恐懼,讓孩子早一步了解自己必須就讀的學校,則可以幫助孩子提早就緒學習,在新階段的學習過程中,我們希望孩子在愛中成長,師長的關愛是在每一個成長細節中,給予適當引導與規範,而非溺愛與縱容。孩子在學習過程中難免會有挫敗,我們師長也須予肯定與支持,讓孩子在學習挫敗中學會堅強。由於現代社會結構,雙親均忙工作,安親班的角色更顯得重要,安親老師與孩子相處的時間長於父母,但父母對於孩子又更了解,在家長和安親老師互相關懷引導下,孩子的學習將會得到足夠的指導,並能夠穩當的成長與學習,也將會帶來更快樂、更具挑戰的成就感,最後讓我們一同攜手為孩子的成長來努力!

0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

<< Home